石墨坩堝使用說明有哪些?
一、石墨坩堝特別注意事項:
1.注意不要給予機械性外力碰擊,不要從高處落下或碰擊。
2.不要被水淋濕,需存放于干燥的地方。
3.筑熔干燥后,不要使其觸摸水。
4.運用期間不要將火焰直接對準坩堝(噴到坩堝底部),若噴到時坩堝底部會有顯著的黑色痕跡。
5.停爐后剩余之鋁、銅料要盡量取出,坩堝內不要留殘液。
6.酸化物(除渣劑等)之運用需適量,避免腐蝕坩堝,過量運用會腐蝕坩堝造成決裂。
7.投入質料時不碰擊坩堝,不運用機械力量。
二、保存及搬運:
1.石墨坩堝怕水,絕對要避免潮濕及被水淋到。
2.留心外表碰傷,勿直接把坩堝放于地板上,需放置于棧板上。
3.勿在地板橫向翻滾,立向在地上推轉時地上需墊厚紙板或破布等較軟的東西,避免碰傷磨傷底部。
4.搬運時請特別注意,切勿落地或碰擊到。
三、坩堝安裝:
1.坩堝底座(坩臺)需與坩堝底徑相同或較大,坩臺高度需高于噴火口,避免火噴到坩堝。
2.用耐火磚作坩臺應以圓形耐火磚,需平坦沒有彎曲,勿用半塊或凹凸不平之磚材,最好是用進口之石墨坩臺為佳。
3.坩臺需放置在熔為、解熔之中心點,上面以焦炭粉、稻草灰或耐火棉等作墊,避免坩堝與坩臺粘住,坩堝放上去后,需于熔中心,且需水平(最好用水平尺量)。
4.坩堝與爐體之尺度要合作,坩堝與熔壁之間間隔應適當,最少需40mm以上。
5.有嘴坩堝裝爐時,坩堝嘴下面與耐火磚觸摸間隙應預留約30-50MM之空隙,且底下不能墊任何東西,嘴與爐壁用耐火棉抹平。爐壁需有固定耐火磚(三點)與坩堝需墊上厚約3mm之瓦楞紙板作為加溫后之熱脹空間。
四、預熱烘干處理:
1.運用前4-5小時將坩堝搬放于油爐邊預熱,對坩堝除濕外表有幫助。
2.新坩堝運用前先在坩堝內放置木炭或木材燃燒四小時左右,對坩堝之除濕有幫助。
3.新坩堝爐內升溫
預熱時刻如下:
0℃--200℃ 慢速升溫4H油 0℃--300℃ 慢速升溫1H 電 200℃--300℃ 慢速升溫4H爐 300℃--800℃ 慢速升溫4H 爐 300℃--400℃ 慢速升溫4H 400℃--600℃ 快速升溫保持2H4.停爐后,開爐預熱時刻如下:油爐及電爐:0℃--300℃ 慢速升溫1H 300℃--600℃ 慢速升溫4H 600℃-快速升溫到需求之度數a.電爐:停工時最好是持續保溫,溫度定在600℃左右;如不保溫,湯料需盡量舀出來,勿留在坩堝內太多;如遇停電時需迅速把料取出。b.油爐:停爐后湯料盡量舀干凈,爐蓋子及爐通風口需蓋好,保持爐之余溫避免坩堝受潮。5.加料:坩堝第一爐運用時,先加邊角料(小料)后再加塊料,且需用鉗子挾緊悄悄放入坩堝內,不能一次加太滿避免擠破坩堝。A.油爐:300℃今后即可加料;B.電爐:a. 200℃--300℃開端加小料,400℃今后漸漸加塊料,如出產持續加料時不要加于固定位置,避免造成口部氧化。b.專用于保溫電爐,停爐后需預熱至500℃方可倒入鋁湯。 五、運用中注意事項:
1.加料時需輕拿輕放,且不可大力放入坩堝內,避免撞破坩堝。
2.坩堝24小時不斷運用壽命會更長,收工停爐時坩堝中之熔解湯料需清出,避免熔湯凝固再起火加熱時會發生脹大,影響坩堝壽命甚至脹破坩堝。3.熔解助劑:鋁合金之熔解運用助劑(FLLUX)及銅合金之硼砂,請少數用因多量會腐蝕坩堝壁。助劑需于鋁金屬溶解成湯面最小8分滿時,輕放入坩堝中速攪拌,避免附著于坩堝內壁從而館蝕坩堝。*鋁合金之助劑如含納(NA)成分超過10%,需用特殊材質之坩堝。
4.于每日作業完成合,在坩堝還是紅紅時請速削落整理清潔坩堝壁附住之金屬料,避免殘渣過多影響傳熱及添加溶解時刻,造成熱脹大而脹破坩堝。
5.建議在坩堝熔鋁合金二個月左右(熔銅合金每周),即吊出來檢查一次外表是否有反常,亦可整理爐膛,同進將坩堝轉向,此操作有利于延長坩堝運用壽命。
